问题 写作题

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中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请以“成熟”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50分)

答案

采撷生命之果

生命是一座山,只有成熟的人才能体会它的雄伟;生命是一条河,只有成熟的人才能领略它的绵绵不息;生命是一部书,只有成熟的人才能悟透其中的奥妙;生命是一颗树,只有成熟者才能采撷生命之果。

成熟是一种明亮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不腻耳的响,一种不再需要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停止申述的大气。是历尽沧桑之后的回眸一笑,是尽尝酸甜苦辣后的波澜不惊。

终于有一天我们成熟了,勃郁的豪情发了酵,尖利的山风吹过了劲,湍急的细流成了海——智慧之海,阅历之海,生命之海。

成熟需要的是不断完善自己。在无穷的困难中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在无边的烦恼中闲亭信步、雍容自得。在一次次的拼搏奋斗中提高自己的能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升华自己的灵魂。

成熟需要挑战自己。像荆棘鸟一样不安于现状,不贪恋舒适,一生只为找自己的长着长刺的荆棘树而放歌,哪怕歌尽而亡。走出安逸,走出自满,走向一次次的挑战。正如屈平所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次次地播种艰苦,收获智慧和阅历,然后变得成熟而自信。如此,方是达到生命的极致,如此才能撷取生命之果。

成熟是智慧,却不是圆滑,是雍容,而不是世故。在失败后,“汲取教训”不敢再爬起来,不是成熟;在利益面前,尔虞我诈,利用的自己的“经验”排挤他人不是成熟;在困难面前,畏惧而退身自保不是成熟;面对不良现象忍气吞声明哲保身更加不是成熟。

成熟是向秀丽为国家利益而献身的殒身不恤,是司马迁受尽折磨而著《史记》的坚韧不拔,是岳飞“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气云干,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赤胆忠心。这些才是成熟,公德心的成熟,意志力的成熟,民族心的成熟,气节和大义的成熟。这些才是大智,才能真正的成熟,方能领略生命的真谛,达到生命的极致。

成熟是一双翅,助我们飞上生命之峰;成熟是一条尾,助我们畅游生命之河。成熟是一种大智,助我们采撷生命的果实。

题目分析:中学生正值风华正茂、多思多梦的花季,一方面,渴望独立、成熟,另一方面,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又有着不同的见解,所以,这则话题,学生会觉得有话可说。从表面上看,话题本身就给学生发散出了众多题意,似乎从中任选一方面立意即可,但人云亦云,很容易落人俗套,难以出新。从文体上来看,用议论文体也似乎更得心应手。但恰恰是话题表面的思维模式,给话题意旨、文体留下了更广泛的开拓空间。“成熟”,见仁见智,完全可以各抒己见,各擅所长,在议论、叙述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阐发自己的独特感悟。

多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列题。
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一些基本概念。
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但就其拉丁词对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翼和追求的美“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观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观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美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如果把价值观归结为利益,又【 】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 】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锁,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为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

A.具有经济学方面的意义,这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

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

C.首先与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相关,其次与经济学相关

D.是人们希冀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仅仅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