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8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价格永远是商业竞争的利器,京东、苏宁和国美等电商(电子商务)在2012年8月中旬上演的“价格战”或许又将证明这一点。京东商城率先宣布了大家电促销计划,称“三年内零毛利”,并直接将国美、苏宁圈定为对手。苏宁易购则宣布包括家电在内的所有产品价格必然低于京东,国美电器宣布其网上商城全线商品价格将比京东商城低5%,新一轮价格战烽烟骤起。

材料一  几家电商争相降低商品价格,消费者自当欢迎。大学教师李民刚好领了学年度奖金,听到这一消息,到三家商场比较了价格和售后服务后,购置了单反相机等几件高档用品。

材料二   针对电商价格大战,国家发改委调查后表示,上述参与价格战的三家厂商涉嫌价格欺诈,表现在:先涨价后降价、大量商品处于无货状态、相互之间商品种类“错身”等,随后做出了处罚决定。轰轰烈烈的价格促销本以为可以透支消费者的钱袋,事实却是透支了电商企业的信誉。

材料三 “电商价格战”也反映了目前国内零售行业的无奈。由于经济环境的问题,近年来国内整体零售业表现不力,尤其在大家电,库存积压较高,一些供应商有急于清除库存的需求;传统渠道租赁费用、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使得传统零售商进行“渠道改造”,开始将线下销售转移至线上,电商话语权增强;目前国内电商势力较为分散,竞争成本高;通过此次价格战也反映出京东在备货上的能力不足,而苏宁易购方面也存在IT系统建设上的不足等问题。

(1)概括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生活道理。(10分)

(2)结合材料二,用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国家发改委对电商的价格欺诈做出处罚的必要性。(8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此次价格战给电商经营者带来了哪些启示?(10分)

答案

(1)①价格变动影响需求,商品价格下降,需求增加,其中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更大;(4分)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越大;(4分)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李民的选购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2分)

(2)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弊端,某些电商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进行不正当竞争是市场自发调节弊端带来的结果。(3分)

②国家发改委运用行政手段对电商的价格欺诈做出处罚,是维护消费者权利、形成良好市场秩序的需要。(3分)

③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2分)

(3)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着眼企业的长远发展(2分);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分);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2分);

④通过企业兼并和联合,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3分)

题目分析:(1)需要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内容,对应材料回答体现的原理。“家电降价,消费者欢迎”、“ 李民趁降价购买了几件高档耐用品”、“李民领取了奖金购买商品”,对材料中体现的这些有效信息加以概括并回答体现的原理。(2)先要对电商的价格欺诈行为进行定性分析,指出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弊端;发改委对电商的价格欺诈行为作出处罚,是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现;发改委的做法有什么意义,从维持市场秩序,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角度具体回答。(3)问题的主体指明了是企业,此次价格战对电商企业的启示,换一种问法即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可以结合课本要点全面回答,还要紧扣材料信息加以论述,如企业采用兼并和联合的手段实现规模经营等。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