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出行前通过手机就能得知交通路况信息;足不出户也能预约名医专家掌握健康情况;社区环境出现污染状况就会被迅速导入排污通道……,这些仅仅只是智慧城市蓝图的—部分。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型产业的发展以及加快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并为企业发掘新增长点和转型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各地智慧城市规划早已启动,一项以“智能化”为焦点的产业盛宴已经展开。
材料二 为建设“智慧城市”,某市作出了“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战略部署,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到2016年基本建成智慧城市的目标。规划明确了政府的责任和任务,强调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政府、企业、市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推进体系,整合各类共享资源,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力。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为发展智慧城市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作为市民应如何为建设“智慧城市”作出自己的努力。(12分)
(1)政府:要合理规划,尊重市场规律;加强宏观指导,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分)
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面向市场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3分)
(2)①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政府实施规划的民主决策;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理解和支持政府实施规划而开展的工作。(4分)②依法行使公民监督权,监督政府的行为,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履行职责,落实规划措施。(4分)③全面提高公民自身素质,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积极投身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去。(4分)
题目分析:
(1)提出合理化建议说明该题是措施类题目,需要回答怎么做;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指出了该题的措施主体是政府和企业,回答的措施要符合政府和企业的身份,要从两个主体上分别回答;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明了该题的答题范围,即回答的措施必须是经济生活知识范围内的。
(2)如何做出自己的努力,说明该题是措施类题目,需要回答怎么做;市民是该题的主体;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是该题的原理范围;建设智慧城市是措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生可以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等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