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女孩,因哭闹、易惊、睡眠不安就诊,平日多汗,易腹泻。查:枕秃、前囟2.5cm×2.5cm.颅骨软化,血钙2.0mmol/L,血磷1.15mmoVL.ALP330U/L.目前处理哪项正确()
A.维生素D2000~4000U/d口服,2~4周后改为预防量(400U/D.。
B.维生素D10000~20000U/d口服,2~4周后改为预防量(400U/D.。
C.每日给维生素D400U口服。
D.1.25(OH)2D30.5~2μg/d口服
E.维生素D320-30万U肌注1次,1个月后改为口服维生素D预防量(400U/D.
参考答案:A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考核学生对佝偻病活动期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的掌握程度。该题错误率较高,达65%。常见错误为选E,其他依次为B、D、C。本题应分2步答,第一步是做出诊断,第二步是确定治疗方案。佝偻病活动期分为初期和激期,初期表现为非特异精神神经症状,激期除有初期症状外,还有典型的骨骼改变和生化异常。本病例年龄5个月,为佝偻病的好发年龄,除有哭闹、易惊、睡眠不安及多汗的精神神经症状外,还有颅骨软化、前囟扩大等骨骼改变,以及血磷降低、钙磷乘积减少(28~30)、碱性磷酸酶升高的生化表现,应诊断为佝偻病激期。
做出此正确诊断后,应结合诊断考虑正确的治疗原则:补充维生素D,确定剂量和给药途径。治疗原则应以口服为主,除非无法口服,题干中未明确给以患儿不能口服的条件,此种情况下E应先排除,虽其剂量和方法不错.余下4项中,C显然是预防量(在A、B中已明确提示),所以是错误的选项。而按佝偻病治疗原则,在给足治疗量的维生素D后,一般2-4周后改为预防量,因此,D项虽制剂和治疗剂量无误,但未循以上原则,故又应除外。剩下A、B的选择则纯属剂量的记忆考核了。因此,错选C是未诊断出佝偻病激期的缘故。错选D和E是未全面掌握治疗原则,而错选B则是记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