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北宋]苏轼

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前苏联] 苏霍姆林斯基

要求:①角度自选(可以就某一则材料来写,也可以就两则材料来写);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答案

手指与琴弦

只有琴弦,不能发出优美的声音;只有手指,无法奏出动听的音乐。当手指拨动琴弦表达心声时,才能迸发出迷人的魅力,才有了《高山流水》,才有了《春江花月夜》,才使得“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才有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我是琴弦,父母是手指,正因为有了手指对琴弦的拨动,才有了我的“成长曲”;我是琴弦,老师是手指,正因为有了手指对琴弦的拨动,才有了我的“进步曲”。

齐威王是琴弦,邹忌是手指,正因为邹忌的委婉规劝,才使得齐威王从善如流,战胜诸侯于朝廷;刘备是琴弦,诸葛亮是手指,正因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才使得刘备开创了与魏、吴抗衡的局面;唐太宗是琴弦,魏徵是手指,正因为魏徵对唐太宗的忠直辅佐,才使得唐太宗察纳雅言,创造出震烁千古的“贞观之治”……

琴弦离开了手指,就不能展示其魅力。“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一日,忽然哭着喊着要他的父亲为他准备纸墨。他的父亲没有办法,只好依他照办,没想到他奋笔疾书,写下一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文采斐然。邻乡人知道后,便邀他及家人去做客。宴毕,吟诗立就。仲永父亲认为有利可图,便让他在乡邻间作诗,结果荒废学业。仲永是一根可以调弄的琴弦,但没有找到会调弄的手指,最终一事无成。

手指离开了琴弦,也无法表现其才能。孟浩然是手指,才高八斗,但却无法找到琴弦,只得空发“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感叹;陆游是手指,才华横溢,但因无法得到琴弦,徒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愤懑;李白是手指,诗传千载,但由于无处寻得琴弦,只得空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

手指之与琴弦,琴弦之与手指,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只有当琴弦与手指完美结合时,才能相得益彰,迸发出生命的魅力。

题目分析:

依据第1则材料:指头弹奏琴(弦),才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匣中之琴,手中之指,是不能做到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单一个体所不能完成的事情;1+1=奇迹(无限的可能;美妙的变化);【社会人】

依据第2则材料:一个人要有独立的思想;要对自己负责;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自己独立处事的能力。【个体修养】

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德国]叔本华

依据两则材料:修身与处事;相互合作与独立性;和而不同。

阅读理解与欣赏

西湖

       ①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②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 了。        

       ③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 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④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 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1.选出“华”字在下列各句中的正确意义。

华:①光彩,光辉;  ②繁盛;    ③精华;  ④时光。

(1)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    (    )

(2)似水年华,一去不复返。    (    )

(3)这篇文章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才华。    (    )

(4)相信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繁华。    (    )

2.找出下面不是比喻的句子,打上“√”。 

A.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    ) 

B.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    ) 

C.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部溶化在月色里了。    (    ) 

3.“平静韵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读到这个句子,我们不禁会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望洞庭》里哪个诗句?  

                                                                                                                                              

4.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西湖的景色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5.全文一共四个自然段。泡桐树小学四(1)班的李老师要求张小明同学概括这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张小明同学只想出前两个自然段的,请你帮帮他。 

第一自然段:点明西湖是“天堂”杭州的一颗明珠。 

第二自然段:介绍远山和湖面的美丽景色。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