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宁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答案只有一个。

是吗?不是的。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我问你:生命中你最爱的人是谁?

父亲?母亲?朋友?爱人?……他们中的每一位我都无法从“最爱”中舍去。

因为他们在你的答案都是最重要的。父亲给你以力量,母亲给你以呵扩,朋友给你以帮助,爱人给你以温情……你我正是在这些人的关怀与鼓励中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我问你:天空中最亮的是什么?

太阳?月亮?星星?到底哪一个最亮?

太阳只在白天撒下阳光,夜晚只能让月亮照亮我们的路,可是没有星星陪伴的月亮是孤独的,黯淡的。仍然无法说出最亮的那一个。

我问你:谁对社会的贡献最大?

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我找不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

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带动了社会的发展;政治家适应形势的转变不失时机地提出改革的措施,才使我们的社会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艺术家使我们枯燥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在历史上留下了数不尽的珍品;……你很难给他们一个明确的排行榜。

我问你:你要繁华热闹的城市,还是要怡然恬静的乡村?

汽车、地铁、冰箱、热水器、商场、饭店,……现代化的都市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方便快捷的生活。可是生命节奏太快,空气污染严重,让人觉得疲惫不堪。而清静的乡村可以让我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漫步于乡间小道,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我两者都想要,两者都不想失去。

我问你:你要快乐还是要痛苦?

一味的快乐未免肤浅,一味的痛苦未免沉重。

我们经历过痛苦的快乐。没有人能一直快乐下去。有人说,心脏是两间房,一间住着快乐、一间住着痛苦,笑的声音太大了,会吵醒隔壁睡着的痛苦。苦与乐并存,才是生活的味道。你无法选择其一。

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才是生活。

题目分析:

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

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2.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3.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4.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5.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6.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7.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