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 分)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略。

题目分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在命题形式上,延续了福建高考[微博]作文近四年的材料作文的传统,保持了材料作文考查临场审题能力、不易被猜题、套题的优势;在题目表述上,则较往年显得更加简洁,表意更清晰,避免了诸多不必要的信息干扰,而又不失内涵的深广,不挤压写作的空间,是一道情理之内又不乏新意的好题。

“空谷”,指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

与“空谷”相关的词语有“空谷足音”,指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空谷幽兰”指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面对空旷幽深的山谷,考生可以有几方面的联想,一面是从消极角度,由“空旷”“幽深”想到孤独、压抑、寂寞等感受,(本材料归结为“悬崖”),写身处“空谷”的困难、艰难、痛苦和寻求突破的愿望;另一面是从积极角度,从“空旷”“幽深”想到贤者隐居、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人品高雅等,写身处“空谷”的独到妙处;再一面则默认“空谷”的消极特性,但重点不放在对“空谷”的评价上,而是放在对“空谷”现状的改变方法、策略、手段上 ,即寻找“栈道桥梁”,通过“栈道”或“桥梁”找到爬出“空谷”的途径,实现人生的飞跃和困境的突破。

总之,在审题时,要紧紧抓住“空谷”“悬崖”“栈道”“桥梁”几个词,进行寓意化理解,联系自身或现实,适当延伸、挖掘,既准确扣题,又写出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

当然,从对“空谷”困境的不同态度谈起,谈“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等,也是可以的,但还要注意论证分析的针对性问题——即针对“空谷”而谈,而非对其它“问题”而谈;谈“从不同角度看空谷”,才不致于空泛。

填空题

近年我国汽车拥有量呈较快增长趋势,汽车尾气已成为重要的空气污染物。

时间

 
⑴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引起反应:N2(g)+O2(g)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T ℃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N2与5 mol O2,达到平衡后NO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则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⑵一定量的NO发生分解的过程中,N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已知:T1<T2

①反应 2NO(g)  N2(g)+O2(g)为(填“吸热”或“放热”)    ▲   反应。

②一定温度下,能够说明反应 2NO(g)  N2(g)+O2(g) 已达到平衡的是(填序号)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NO分解的速率和NO生成的速率相等   

c.NO、N2、O2的浓度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分解4 mol NO,同时生成2 mol N2

⑶①当发动机采用稀薄燃烧时,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x,可用CxHy(烃)催化还原NOx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CH4(g)+4NO2(g) = 4NO(g)+CO2(g)+2H2O(g)    △H1=-574 kJ·mol-1

CH4(g)+4NO(g) = 2N2(g)+CO2(g)+2H2O(g)      △H2

CH4(g)+2NO2(g) = N2(g)+CO2(g)+2H2O(g)     △H3=-867 kJ·mol-1

H2   ▲  

②使用催化剂可以将汽车尾气的主要有害成分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