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甲、乙、丙三个同学以结构完整的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大豆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在下表.请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名称 | 装置标号 | 温度(℃) | 湿 度 | 光 照 | 种子数(粒) | 发芽率(%) |
甲 | A | 26 | 潮 湿 | 有 光 | 100 | 94 |
B | 2 | 潮 湿 | 有 光 | 100 | 0 | |
乙 | C | 26 | 干 燥 | 无 光 | 100 | 0 |
D | 26 | 潮 湿 | 无 光 | 100 | 96 | |
丙 | E | 26 | 潮 湿 | 有 光 | 2 | 100 |
F | 26 | 潮 湿 | 无 光 | 2 | 100 |
(2)甲同学实验设计中的B组起______作用.从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丙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______.
(4)在适宜的条件下,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1)由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有唯一变量--水分,所以为了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由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有唯一变量--温度,所以甲同学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有数据A中发芽率为94%,B中发芽率为0%,可知大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B组起对照作用.
(3)丙同学的实验设计来看分别只用了两粒种子,这样偶然性大(种子已死亡或休眠),我们一般取多粒种子(如10粒以上).
(4)在适宜的条件下,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是种子(或胚)已死亡或在休眠.
故答案为:
(1)水分(潮湿或干燥)(其他表达意思相同亦可)
(2)对照; 大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或低温不适于大豆种子萌发)(其他表达意思相同亦可)
(3)种子数太少(或偶然性大)(其他表达意思相同亦可)
(4)种子(或胚)已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