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议论文。 “家风”到底是什么?有人说,“家风”是“家规”、“家教”(非从事家庭补习、特长教育的“家教”)的近义词或同义词。“家风”是对中国传统美德的继承。“家风”的精髓在于健康、积极、向上。 2002版《现代汉语词典》“家教”的释义是“家长对子弟进行的关于道德、礼节的教育”。“家规”是“家庭里的规矩。”而在早年的版本中,对“家规”的释义加了一限定词即“封建家庭中的规矩”。看来,我们有个时期是反对“家规”的。至于“家风”,我们更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提倡了。因而,你在词典里居然查不到“家风”的解释!难怪社会在发展进步的同时,总有人在慨叹世风日下。 关于“家风”,你又有哪些独到的见解、深入的思考呢? 要求:结合自己的感悟,自主确定立意,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也谈家风
毛玉凯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家庭的风气。一个家庭只有培养良好的风气,树立良好的家风,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能和谐。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一个国家有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富强,才能够兴国安邦!
纵观古今,只有树立了良好的家风,才能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决心要著一部史书,但终究未能如愿,深受其影响的司马迁决心要著一部史书,完成父亲遗留下来的任务。为此,他不惜忍受宫刑之辱,终于完成了名垂千古的《史记》。
正是由于司马谈为他的儿子带来了良好的家风,才能够让司马迁忍辱负重,成就丰功伟业。
南宋名将岳飞,为他营造了良好的家风,临行前在他那宽广的背上刻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使他一心报效国家。他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其子岳云,使父子在中国的历史上名垂千古。
习 * * ,原为彭德怀元帅的得力助手,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之劳,他不计个人得失、职位高低一心一意想着国家和人民。在改革开放那一关键时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出任了广东省省长,使广东从落后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了改革开放最前沿。他一心为党为国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习 * * * * 。习 * * * * ,执政后继续弘扬了习 * * 的优秀品质,他惩治贪官污吏,锐意改革,并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国梦”,并积极的带领全国人民去逐步实现这个伟大的“梦”。
“家风”正,则能安居乐业,“国风”正,则能兴国安邦,一个国家要扬正气、促和谐,积极发挥正能量。要依法治国。社会才能稳定繁荣。否则,就要落后挨打。新加坡第一任行政首长李光耀,以严格的法律,开明的政策,使新加坡在短短的数十年里迅速的走在世界的前列。
因此,只有每个家庭都要树立良好的家风,才能有良好的国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富强,早日实现中 * * 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文章从所给话题“家风”的解释入手,开头一段即明确提出中心观点,第二自然段以“纵观古今”四个字,引起举例说明,先后列举司马谈对司马迁、岳飞母亲对岳飞、习 * * 对习 * * 的影响;之后又以新加坡的李光耀为例论证此观点,可谓由古到今、由中到外,充实有力,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说明问题,且叙议结合,很有议论文的“本色”。本文较好地体现了写作材料作文的一般思路。但文中没能从反面列举适当的例子,且缺少理论论据,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题目分析: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材料作文,要认真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此为中心作文。本材料由“家风”、“家规”、“家教”三者的概念着手,这应该是一个较为微妙的名词区别。写作时可从以下方面来构思:如何认识生活中的“家教”,如何看待“家风”,怎样辨析“家规”。能够区别对待这三者,则本文可以随便选取一点来展开分析即可,当然,也可只抓住题目要求,仅围绕“家风”来构思,但在写作时,一定要有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相结合,才会最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