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3分)某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利用假期围绕就业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调查。

材料一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获取了以下数据:

表一、我国人口增长(单位:亿人)            表二、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万人)

 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 1995年1999年2005年2010年
2000年12.727.75人数520586681834
2010年13.49.7失业率2.9%3.1%3.6%4.2%
2020年14.43(预计)10(预计) 
材料二、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

制约就业的因素具体表现
观念因素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
区域因素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
能力因素55%的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信息因素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1)同学们所搜集的两则资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6分)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17分)

答案

(1)①材料一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总量大,逐年有所增加;就业人口多,逐年有所增加;城镇失业人口在不断增加,失业率也呈上升趋势。(3分)

②材料二主要表明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3分)

(2)党和政府:①应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2分)

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2分)

③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4分)

大学生:①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2分)

②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包括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4分)

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相关贡献。(3分)

题目分析:

(1)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分析图表及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学生必须认真分析图表中各项数值的变化情况,并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图表反映的全部信息。对于图表一,学生应该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总量大,劳动年龄人口逐年有所增加;对于图表二,学生应该看到城镇人口失业率逐年扩大。两则图表表明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较大。

(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解决就业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可从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个人等方面展开说明。对于政府方面,学生可从发展经济、制定政策等方面展开说明;对于企业方面,学生可从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对职工的劳动技能培训等方面展开说明;对于劳动者个人方面,学生可从自觉接受技能培训、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方面展开说明。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