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1日,中国北方网新闻中心新闻:一项历时近10年的自然灾害风险研究成果《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近日在北京发布,其中呈现出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等级“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格局。长三角及长江下游沿江地区、两湖地区、四川盆地等均属7个高风险地区之列。
阅读“长江沿岸经济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共22分)
(1)长江上游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长江中游的自然灾害应主要为__________。(4分)
(2)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________工业基地(名称),简要说明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4分)
(3)乙所在省区_______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这里交通条件优越,其矿产加工成初级产品,可以经湘黔线和_____ _铁路运往上海。(4分)
(4)甲所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简要评价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10分)
(1)地震、滑坡、泥石流(2分) 旱涝灾害(2分)
(2)沪宁杭 能源和矿产资源。
(3)有色金属(2分) 浙赣 沪杭(2分)
(4) 水稻种植业(2分)有利: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降水充沛;土壤比较肥沃;河流众多,灌溉便利,地处平原,地势平坦(答对3个即6分,但是必须阐述)不利:光照不足(2分)
本题考查长江流域。(1)由于长江上游位于板块交界处,且降水集中,故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长江中游地区由于河段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故旱涝灾害多发;
(2)图示丁位于长江入海口,故为沪宁杭工业区,由于位于东部沿海平原,故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不足。
(3)乙表示湖南省,其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湘黔线向东到株洲,株洲到杭州为浙赣线,杭州到上海为沪杭线。(4)甲表示四川盆地,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故属于水稻种植业,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