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欧洲西海岸的一个码头,一个渔民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一位穿得很时髦的游客问:“为什么您不出海呢?”渔民回答:“早上我已经出过海了。”“捕的鱼多吗?…这些鱼,就是明天和后天也够我吃了。”游客摇着头,说:“但是,试想一下,要是您今天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出海,那您就会捕到更多的鱼。等到老了,您就可以优哉游哉地坐在码头上,在阳光下闭目养神了。”渔夫说:“可是,现在我已经很悠闲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放下心,知足常乐
怎么去拥有一道彩虹?怎么去拥抱一夏天的风?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总是不能懂不能知道足够。
——题记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
人生苦短,岁月流长,为什么不知足常乐呢?
人生长则百年,短则数十寒暑,一切不过云烟过往,为什么不知足常乐呢?
人世间一切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都会随身亡命殒,为什么不知足常乐呢?
明朝民间有位教书先生胡九韶,他家境贫寒,仅仅只可以衣食温饱,可他每天黄昏是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人生如月,月满则亏”。妻子笑他:“一天三餐皆为清菜粥,怎可算得上是清福”?胡九韶回之:“我首先庆幸我生在太平盛世,又庆幸我家人能有衣着,有饭吃,在庆幸我家人无病无灾祸”。非是只有胡九韶懂得知足常乐,我们又岂是不知晓此理吗?史公曾言:“故而不知止,失其所有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有个朋友,有份安宁,有处容身,忘记名利,忘记繁华,忘记贪欲。知足常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视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孔子的圣贤是因其知足常乐而升华。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生不耻”。老子亦是明白了知足常乐方显的其超凡脱俗。
“知足者贫多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普希金的《渔夫与鱼》的故事,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故事中的老太婆总是不满足,向小金鱼提出来一个又一个的要求,老太婆无休止的追求变成了贪欲,从最初的清苦,继而拥有辉煌与繁华,最终回到了从前。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其本身并没有错,但关键是要适度——知足常乐。失去知足常乐的心,演变为过度的贪婪。“幸福的最大障碍就是期待过多的幸福”。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若和珅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因为贪污而落得遗臭万年的下场。
“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旷然无忧虑,寂然无思虑。”如果多尔衮懂得这个道理,则不会在死后还惨遭鞭尸。
“人心不足蛇吞象”假如韩信知晓这个道理了,则就不会以“引颈找砍”的悲剧收尾。
芸芸众生,绿水青山,名胜古迹,放下心,知足常乐,便会拨开云雾见天晴,云蒸霞蔚。
题目分析:
解读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①人们在追求理想的人生时,终点就在他的起跑线上。赞扬渔夫追求生活的平淡、恬适,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自得其乐。②过分追求物质财富,是对人性自由的束缚。③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自身的解放,人应该从无止境的物质享受中解脱出来。④生活应该有更高的追求目标,不能永远停留在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