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蜂儿在寻觅鲜花的馨香,鸟儿在寻觅自由的蓝天,船儿在寻觅避风的港湾……人们在寻觅最美好的明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觅的过程,有人寻觅到希望,有人寻觅到失望,有人在寻觅中迷失方向,有人……你有这方面的体验或感受吗?请以“寻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寻觅
江南的风是湿的,江南的风是甜的,江南的风是暖的,江南的风是醉意朦胧的。江南的风爱向湖岸柳堤上靠,也爱往杏花雨巷里钻,还爱用木板拼凑的门的缝隙唱歌……风儿不用寻觅这些乐趣在哪儿,因为它们随处可见。可是有一天,风儿发现,它们不见了。
我满怀欣喜地跟随父母下乡,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这是一年中景色最好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次寻觅记忆中的江南的最佳机会。 车窗外树木葱茏,绿色一望无际,脚下的路却意外的平坦,我不禁怀疑是否走错了方向。上一次回乡已经是三四年前的事了。记得那时还是普普通通的泥路,坑坑洼洼,像是车轮硬碾出来的一样。坐车经过时,当真是一步三摇,晃得巴士咯吱咯吱直响。但那声音我听得熟了,也自得其乐。现在眼前这笔直洁净的水泥公路,让我凭空添了些陌生之感,仿佛它通往的那个地方不再是我的老家了。
巴士开进了庄子。我探出头,想要看看那熟悉的小土墙,却傻了眼:这一排排神气的小洋楼是怎么回事?那曾经爬满了牵牛花、爬山虎,甚至能长出红红绿绿各色野花野草的小土墙呢?那上面还有我用小石块刻下的字,还有我用手指摸过的瓦砾,用杯子罩过的小虫子…… 还有那铺着石板的小巷子哪儿去了呢?为什么不见了石板不见了泥土不见了穿着木底拖鞋行走的人们,也不见了本该自石板缝间茁壮生长的小草?
我听着小楼里传出的电视机的喧哗声,想起从前逢年过节的时候,大伙儿一起排戏唱曲舞狮,悠悠的唱腔混着绵绵的水汽,把人直醉到骨子里。为什么人们有了更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后却失去了更宝贵的东西呢?于我,难以寻觅到童年那些美好的记忆更令我心碎。
如今的老家,已经找不到可以筑燕窝的木梁,找不到可以挂雨珠的屋檐,找不到长在院子里的小菜园,也找不到曾在巷子里游荡、冲我汪汪叫的黄狗。所有的过往都藏进了记忆的深巷,眼前恍如隔世的老家再也寻觅不到以往的风景。
风刮过耳畔。这风,干燥,匆忙,携裹着沙粒与焦躁的味道。它,不是江南温柔妩媚的风,不是我记忆深处的甜美的风。 江南的风已经决然离开了这里,怅然无措地寻觅着另一个家园。
题目分析:“寻觅”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写寻觅某一具体的事物,寻觅某一类人;也可写寻觅友情、亲情、真理、奥秘等等,对比之下,我们发现前者注重的是寻觅的结果,而后者更多的是注重“寻觅”的过程。显然选择写后者,更有意味,更有价值,更容易写出感情和韵味。注意结合前面的导语,从中找到最佳的写作切入点。总之,重要的是“寻觅”本身就带着思考性,蕴涵着人生哲理,体现着人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