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诗篇回答问题。

寻梦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起来了。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1.在第三节和第五节中,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娇妍的花”“金色的贝”两个意象有何象征意义?请任选其一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而只是极言岁月长久;“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是说寻找梦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说明了找到了美梦之后要真正实现这个梦,还得付出更大的努力,要精心爱护它。

2.示例:诗人将梦比做无价的珍宝,即“金色的贝”,“金色的贝”寄寓了人生追求的一切美好东西。它无限美好,却深藏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为了求得这无价的珍宝,需要一种耐心,一种毅力,一种刻苦磨炼的精神。想要获得它,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力,去攀“冰山”,去航“瀚海”。就是说,寻梦者要想到达理想的彼岸,必须历经磨难,接受命运的挑战。

3.每节三句,每节的前两句是有变化的重复。如第三节“你去……吧,/你去……吧”,使内容表达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构成美的旋律。(意对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