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诗词,回答下面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这首词的前三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词讲究炼字,请从文中找出几个锤炼得十分精彩的词语并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是写景抒情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在本词中,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曾说道:“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这首词是不是有同样的情感?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令、地点、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
B.词中描写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C.上阕一个“看”字引领了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天的各种景色。
D“独立寒秋”中的“寒秋”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的秋天,也暗指当时革命事业发展进入低谷,含义深刻。
1.在内容上显示了诗人在激烈斗争的风暴中昂扬豪迈的革命风度和坚韧刚毅的英雄气概,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在结构上,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也以“独立”与下文的“百舸”遥相呼应。(意对即可)
2.“争”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击”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翔”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竞”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意对即可)
3.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意对即可)
4.毛 * * 笔下的秋是美好的、充满生机的,全词充满着与命运抗争的豪情与力量。这缘于词人心中对祖国江山的无限热爱和强烈的革命责任心、革命使命感。(意对即可)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