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一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材料一

情景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于是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回头再去做工人的。”    

(1)请结合材料,谈谈上述几家工厂招不到工人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近几年,沿海一些省份出现企业“用工荒”困境,并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在一些用人单位,技工、销售代表、置业顾问等职位一员难求。但另一方面,大型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又异常火爆。“用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并存。

(2)你作为一名劳动者,如何在“就业难”的境况下,实现顺利就业?   

答案

(1)①企业用人结构发生变化,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2分)②企业给劳动者的工资待遇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未得到有效保护;(2分)③劳动者就业观念保守,缺乏平等的择业观等。(2分)

(2)①劳动者要树立自主择业和竞争就业观,根据个人兴趣和专长,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及其供求变化,寻找合适的岗位。劳动者要树立职业平等观,避免一窝蜂挤独木桥导致认为的就业紧张。(2分)②劳动者还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创业。(2分)③劳动者要加强自身技能的学生,提高自身素质。(2分)

题目分析:(1)该题需要针对每一种情景具体分析,对学生理解和概括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情景一,是因为劳动者素质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情景二是因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情景三是因为劳动者思想观念陈旧,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实现就业,需要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共同努力,该题是从劳动者的角度考查学生对解决就业问题的认识,所回答的措施要符合劳动者这一主体。可以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可对几种就业观具体表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