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 |
2.在第二节诗中,诗人描述了这位姑娘的形象:“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3.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内容上几乎相同,这样写是不是重复多余?谈谈你的理解。 4.在第一节诗和最后一节诗中,诗人把“希望逢着”改成了“希望飘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答案
1.示例:“独自”“彷徨”“寂寥”“希望逢着”“愁怨”。
2.示例:不能互换。从内容的层次上看,由外在的表象到内在的情绪,逐层深入;从音韵上看,这首诗的每一诗节的第3、6句押韵,互换后,音韵不协调。
3.示例:不多余。(1)在诗歌中,这叫“反复”,或者叫“重章复唱”,能加强诗歌的抒情性。(2)第一节诗和最后一节诗的反复,使诗歌首尾相合,浑然完整。
4.示例:诗人把“希望逢着”改成了“希望飘过”,表达了诗人的理想的飘忽不定和心绪的迷惘茫然,也暗示了这种“丁香一样的” 理想的可望而不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