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春
                                                                 
穆  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 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一九四二年二月
1.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绿色的火焰”喻指春天,次句中的“他”当指所有热爱春天的人。
B.“欲望”既表明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春天必将引发一些盲目的冲动。
C.“紧闭的肉体”指年轻心灵的封闭。
D.“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青春使年轻的生命激情澎湃,但也使他们面临某种无奈与尴尬。
2.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表面上看,由于视角的不停变换,诗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便松散得近乎“凌乱”,殊不知,这种“凌乱”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B.“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暗指自然界中的春天已经来临。
C.作者以双重的视角来审视、剖析笔下的春。
D.最后一节,诗人一语双关将自然界的春天与生命的春天融为一体,指出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各自都将经过一番痛苦的蜕变而脱胎换骨“伸入新的组合”。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这里运用比喻的方法,把小草的欲望即洋溢着的春意写成一片绿色的火焰,并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小草的勃勃生机。
B.“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这里运用倒装的句式说春天来了,带来了万物复苏。一个“伸”字,形象地说尽了花朵无穷的欢乐。
C.“你们被点燃”以下几句诗,写“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从压抑到释放过程的情景,展示了青春在灵魂深处的跃动与诱惑,使人们更感受到春的撼动力量。
D.诗的第一节主要写客观的春意,第二节主要写主观的感受,全诗将官能的感知与理性的思 维交织成为生命的交响乐章,使人们感到一种强烈的美。
答案

1.C

2.B

3.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傅岐字景平,仕梁,起家南康王左常侍,后兼尚书金部郎,母忧去职,居丧尽礼。服阕后疾久之,复除始新令。县人有因斗相殴而死,死家诉郡,郡其仇人,考掠备至,终不咎。郡乃移狱于县,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法当偿死,会冬节至,岐乃放其还家。狱曹掾固争曰:“古者有此,今不可行。”岐曰:“其若信,县令当坐。”竟如期而反。太守深相叹异,遽以状闻。岐后去县,人无老少皆出境拜送,号哭闻数十里。至都,除延尉正,入兼中书通事舍人,累迁安西中记室,兼舍人如故。

岐美容止,博涉能占对。大同中与魏和亲,其使岁中再至,常遣岐接对焉。太清元年,累迁太仆,司农卿,舍人如故。岐在禁省十余年,机事密勿,亚于朱异。此年冬,贞阳侯萧明伐彭城,兵败,囚于(北)魏。二年,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敕有司及近臣定议。左卫朱异曰:“边境且得静寇息人,于事为便。”议者并然之。岐独曰:“(北魏)高澄既新得志,何事须和?必是设间,故令贞阳遣使。若许通好,正是堕其计中。且彭城去岁丧师,今使就和,益示国家之弱。和不可许。”异等固执,帝遂从之。及遣使,魏果举兵入寇。

三年,迁中领军,舍人如故。二月,(北魏)侯景于阙前通表,乞割江右四州安置部下,当解围还镇。敕许之,乃于城西立盟。求遣召宣城王出送。岐固执宣城王嫡嗣之重,不宜许之。乃遣石城公送之。及与景盟讫,城中文武喜跃,冀得解围。岐独言于众曰:“贼举兵为逆,岂有求和。”及景背盟,莫不叹服。寻有诏,以岐勤劳,封南丰县侯。固辞不受。宫城失守,岐带疾出围,卒于宅。

(节选自《南史·循吏传》,列传第六十)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服阕后疾久之废:中止。

B.郡其仇人录:记录。

C.终不咎引:承认。

D.其若信负:违背。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傅岐有远见的一组是(3分)(    )

①明遣使还述魏欲通和好     ②必是设间,故令贞阳遣使

③和不可许                 ④求遣召宣城王出送

⑤贼举兵为逆,岂有求和     ⑥宫城失守,岐带疾出围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傅岐讲孝道并以诚信待人。母亲去世而离职,居丧期间备尽丧礼;有个囚犯按刑法应抵命,傅岐放他回去探家,那人竟然也能守信按期限返回。

B.傅岐在做地方官时深得百姓爱戴。他离开始新县时,人们不分老少都走出县境跪拜送别,哭喊声几十里外都能听到;傅岐回到都城后得到升迁。

C.傅岐做事勤勉并有见识。他在禁省内十多年,处理机要事务十分勤勉;在萧明派使者回来陈述魏国想要互通友好一事的看法上,更是与众不同。

D.傅岐在原则问题上敢于坚持己见。北魏的侯景要和梁订立盟约,请宣城王出城送行,傅岐坚决制止要宣城王出城送行的做法,主张派石城公送行。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郡乃移狱于县,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5分)

(2)左卫朱异曰:“边境且得静寇息人,于事为便。”议者并然之。(5分)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