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祖国土
                               阿赫玛托娃
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
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
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
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
我们心中不知它的价值何在,
我们也没想拿它来进行买卖,
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
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
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
是的,对我们,这是牙齿间的砂砾,
我们把它践踏躁躏,磨成齑粉——
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
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
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
1.诗的前八行写出了一般人对土地的态度,这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诗人是借助哪些意象来具体表现感情的?诗人为什么偏偏选用这些意象?
                                                                                                
答案

1.人们对脚下的土地总足银环在意,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明土地这—祖国的象征常常被人们忽略。

2.(1)“套鞋上的污泥”“牙齿的砂砾”“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这些意象不仅平常、为人熟悉,而且常被人忽略、遗忘甚至为人所不用、鄙弃。     

   (2)诗人饱经忧患,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这时诗人心中祖国的形象不再是被美化了的、概念化了的所谓广袤的、肥沃的、覆盖着皑皑冰雪和白桦树林的美丽意象, 而是哺育了千千万万苦难民众,却又被践踏蹂躏的土地。

填空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