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图

小题1: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小题2: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则最有可能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小题3: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分别可能是

A.沙尘暴、寒潮

B.暴雨、低温

C.干旱、台风

D.暴雨、高温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题目分析:

小题1:此题考查地质灾害在我国的分布,考查学生对中国自然灾害的了解情况,解决此题的关键是从图中充分提取有用的信息。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由于地形起伏较大,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青藏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地形起伏较和缓,多雪灾、大风、冰雹、雷电等自然灾害。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但由于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于夏季。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多寒潮、烈风、暴雪等灾害。

小题2: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一般有水参与时,更易发生。而图中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多处于山区,为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易诱发地质灾害。

小题3:沙尘暴往往出现在冬春季节,天气较干燥。寒潮多发于冬春季节强冷空气,往往形成严寒、低温、冻害天气。干旱往往由于强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形成。地质灾害往往由于暴雨而诱发,用电量较多的往往是气温较高天气。故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可能分别是暴雨、高温天气。

综合题

(共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请问(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2分)三省的职能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3分)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分)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2分)

(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