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自去年以来,煤、电,油、运等生产成本上涨,全国水泥行业大面积亏损,某老牌水泥企业国有A企业也没能幸免,年利润锐减并出现巨额亏损,流动资金枯竭,职工工资停发,一些职工被迫下岗待岗。此间,全国水泥企业进入扩能改造阶段。
材料二 国有控股公司B企业,凭借所拥有的4条先进的生产线和年产600万吨的生产能力,迫切需要把企业做大做强。他们出资1.5 3亿元收购A企业,并把它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
(1)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原A企业的下岗待岗工人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4分)
(2)如果你是B企业领导,需要出巨资收购A企业,请你说出三种融资办法? (3分)
(3)B企业对A企业的收购属于什么经济现象?它有什么积极作用? (5分)
(1)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4分)
(2)①向银行贷款; ②发行公司债券; ③发行股票。(3分)
(3)B企业对A企业的收购属于企业兼并。(2分)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在于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3分)
题目分析:(1)本题切口小,直接考查学生对正确就业观的理解与记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主要依靠市场进行合理优化的配置。面对我国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作为下岗职工应通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再就业。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企业融资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学生解答本题需要认真回忆教材中关于投资方式的知识点进行思考,以确定答题的方向。作为国有控股的B企业,可以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也可以向银行贷款或者发行企业债券。
(3)从本题两项材料中,学生不难发现,B企业收购A企业是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故属于企业兼并。本题第二小问考查学生对企业兼并意义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此问需要学生从企业兼并对优势企业的作用、对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以及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展开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