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此诗写于作者漂泊途中。通过旅夜所见星垂、月涌的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感情。
2.这首诗描写了“旅夜”的情景,其中描写近景的一联是:____________(①首联 ②颔联 ③颈联 ④尾联。填写序号)。
3.(非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写出本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清·王琦:丁龙友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此太白壮语也。子美诗‘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骨力过之。”予谓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清代的王琦表达了和丁龙友不同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漂泊无定、孤独无依或孤独凄凉(意思对即可);
2.①
3.(非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参考:首两句写近景,岸上的小草在微风中飘摆,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孤独地停泊在月夜的江面上。月夜孤舟,微风阵阵,寂静和孤独笼罩着一切,揭示了诗人浪游漂泊的孤清处境。颔联写远景,原野因星垂而寥阔,稀星因野阔而低垂,大笔勾勒,写得真切细腻,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从而再反衬诗人的孤独,景中见情,景与情融。 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写出诗人极度愤慨之情,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读来令人心沉;后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尾两句触景而情发,景以自况,运用形象的比喻收结全诗。诗人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孤的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的慨叹,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量。
3.(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做)言之有理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