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大气现象。

材料二: 从1月7日起,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持续雾霾天气,大部地区雾霾日数在3天以上。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等城市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重度污染持续时间达6天。其中,北京于1月13日10时35分发布了霾橙色预警信号,这是北京市在连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后所发布的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

材料三: 下图为1996—2012年北京市雾霾天气日数统计情况图。

(1)图示表明北京雾霾日数变化呈                 特点。(2分)

(2)北京市出现严重雾霾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3)针对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你认为应如何防治?(4分)

答案

(1)整体上升(2分)

(2)华北低温导致采暖排放等污染物排放大、扩散条件不利以及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是造成此次重污染的原因。(4分)

(3)合理规划城市,提高燃料燃烧效率,使用新能源;加强对城市施工的管理;发展公交等。(4分)

题目分析:

(1)读图可以看出,雾霾日数虽然有起伏变化,但整体是上升趋势。

(2)读材料可知,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华北冬季气温低,采暖排放烟气等污染物,颗粒物排放大。冬季容易出现逆温现象,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因此容易造成严重大气污染。

(3)从污染源角度说,要减少颗粒物的排放,就要减少烟尘、烟气、尾气的排放。就要合理规划城市,提高燃料燃烧效率,使用新能源。加强对城市施工的管理,发展公交等。

单项选择题
解答题

如图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60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据图分析可得: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请你说出一种在生活中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措施:______.

“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惠燕同学听说种树是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她很想了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请你帮她完成探究活动方案设计:

(1)根据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取4段等长的金鱼藻,分别放在装有自来水的四个烧杯中,使烧杯中水高于植物体2-3厘米,贴上标签甲、乙、丙、丁.

②将四套装置放在黑暗处一天,使金鱼藻体内的______运走、耗尽.

③将四套装置移到聚光灯下,很快有气泡从金鱼藻冒出,这些气体是______.

④将四套装置放在距光源3米的地方,保持各烧杯中的水温一致,往各烧杯中加入不等量的碳酸氢钠(溶解在水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分别计数各装置在2分钟和4分钟内排出的气泡数.获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甲烧杯乙烧杯丙烧杯丁烧杯
碳酸氢钠加入量(克)0123
2分钟气泡数(个)46810
4分钟气泡数(个)7111521
(3)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①该实验设置甲烧杯,目的是起______作用,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②随着碳酸氢钠加入量的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金鱼藻产生的气体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即光合作用效率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4)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