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01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习 * * * * 向全党全国发出了通过劳动筑起中国梦的动员令。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让我们更加有力地唱响“劳动光荣”的强音,以更加坚实的步伐,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材料二 如何让劳动体现应有价值,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当前,劳动者就业难;收入与其付出相比、与劳动成果相比,还是不协调;那些曾经拼搏在建设城市第一线的农民工,依然得不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到老了没有保障;在劳动者更多的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中,随时被炒鱿鱼的担心,劳动保护不足,强制加班、拖欠薪水等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依然存在。只有坚持公平正义,让每个劳动者公平分享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1) 运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知识,谈谈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尊重劳动和劳动者。(5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请你为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提出合理化建议。(16分)

(3) 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说明怎样“实干”才能“兴邦”?(10分)

答案

(1)①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2分)②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分)③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1分)④一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劳动和劳动者,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1分)

(2) 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使劳动者参与发展。(2分)③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分)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真正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4分)⑤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强化财政、税收作用,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2分)⑥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2分)⑦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和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2分)   

(3)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求我们立足社会实际。实干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实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实干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有通过改革加以解决。“实干兴邦”必须坚持改革。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坚持群众路线。实干必须与群众实践相结合。(每小点2分)

第(1)问旨在考查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参与发展”和“分享发展成果”这两点要求;第(3)问从哲学角度考查怎样“实干”才能“兴邦”,要注意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限定。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