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据调查,当前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如下表所示:

制约因素具体表现
经济因素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观念因素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缺少创业精神
能力因素人才结构不合理,一些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信息因素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就业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4分)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政府应如何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4分)

答案

(1)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2分)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2分)

(2)政府应制定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经济,调整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信息平台,畅通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转变观念等。(每点1分,共4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

题目分析:(1)此问考查就业的意义,为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会背诵即可。就业的意义主要有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2)作答此问时注意,设问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回答,政府应制定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经济,调整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信息平台,畅通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转变观念等。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