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8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美两国研发经费支出的类型

注:①研究和发展(R&D)活动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志。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代表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水平。②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98%,世界领先国家一般为3%左右。“十一五”末,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左右,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

材料二 广东某公司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投入研发,并将其中的10%用于基础研究,其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46%;该公司在全球各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36个培训中心,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目前该公司是世界上国际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入选了美国知名商业杂志《Fast Company》评选的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材料三 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人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嫦娥”工程是我国在发展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对引领中国科技和文化不断创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1)概括图反映的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状况。(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材料二中该公司的做法对其他公司经营和发展的启示。(12分)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10分)

答案

(1)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科学研究投入偏少(1分),不重视基础研究(1分),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低(1分),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明显低于世界领先国家(1分),从而导致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偏低(或答“创新驱动力不强”,2分)。

(2)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坚持全球市场导向。(3分)②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重视基础研究,提高员工素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分)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打造国际知名品牌。(2分)

(3)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分)②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培养人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3分)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能够促进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分)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分)

题目分析:

(1)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图表题的解题步骤。首先是读表头,把握主旨;其次是读数据,了解具体内容。读数据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最后是读小注,作出必要的补充。根据这一原则 ,可知上述图像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科学研究投入偏少、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低,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明显低于世界领先国家。

(2)考生在回答本题时,一定要明确的是材料中的做法对公司经营的启示。上述材料中的某公司的成功得益于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其次材料中的公司的做法启示我们要公司经营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重视基础研究,提高员工素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可以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的角度分析说明。

(3)本题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设问的指向是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考生可以首先从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次可以从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再次可以从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的角度分析说明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最后可以从有利于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角度分析说明。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