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问题。

山 行

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 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 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 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 不惜相随入岛云。

①从诗歌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山间村落:枥木已蔚成深林,但并非杳无人烟;有一条溪水流过,被几户人家共同分享着。

B、颈联写村民如何烘茶和抽茧,茅舍飘出蒸茗的气味,隔着竹篱传来缲丝的声音,从而表现了山村农民生活的艰辛凄苦。

C、尾联写诗人行走在山路上,邂逅了一位卖药材回来的人,最后随同这位药农一道进入那烟霭茫茫的深山岛云中去了。

D、末句的“不惜”是抒情的关键:山村风景已然如此明丽,那么山中的景色应该更为迷人吧!这样的结尾使感情更加深蕴而隽永。

③这首诗颔联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颔联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七言律诗

②B

③“山当日午回峰影”一句,山峰本是静态的,而诗人用一个“回”字,写出正午群峰影子随日移动,日下之峰与山峰之影动静相衬,突出了山间的幽静和山行的情趣;“草带泥痕过鹿群”一句通过草上泥痕这一静态细节,去描写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动态景象,写出了山间景色的清丽而又生机无限,笔法细腻贴切,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意思对即可)

问答题 简答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