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下列描述对提示AIDS的诊断无意义的是()

A.体重下降10%以上

B.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

C.口腔毛状白斑

D.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

E.反复出现带状疱疹

答案

参考答案:D

问答题

注册会计师对A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在外勤审计工作结束前,遇到以下几笔与销售相关的业务,如果不考虑重要性水平,首先判断是否应当提出调整建议,如果需要,请列出调整分录。 (1)20×8年12月1日,A公司向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1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万元。该批商品成本为80万元;商品已经发出,款项已经收到。协议规定,A公司应于20×9年4月30 将所售商品购回,回购价为110万元(不含增值税),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 80 (2)20×9年2月3日,A公司收到退回的一批产品。该产品系20×8年11月销售给乙公司。乙公司因产品质量原因根据销售合同条款退货。A公司将退回的产品冲减20×9年 2月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及相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该批产品的价格为400万元,成本为250万元,销售款项尚未收取。增值税税率为17%。 (3)注册会计师在审计A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时,通过实施销售截止测试发现,A公司20×8年1月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和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上记载的一批甲产品的销售业务,在20×7年12月已收妥款项,并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但在当月未做任何会计处理,而在20×8年1月做了如下会计处理:借记“银行存款"1 170万元,贷记“主营业务收入”1 000万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万元;同时结转相应的主营业务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870万元,贷记“存货——甲产品”870万元。在对20×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建议将上述会计处理作为审计调整分录,调整A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A公司调整了20×7年度财务报表,但未调整20×8年度相关账户和财务报表。 (4)20×8年12月1日,A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丙公司销售C产品一台,销售价格为6 000万元,合同约定发出C产品当日收取价款2 520万元(该批价款包括分期收款销售应收的全部增值税),余款分3次于每年12月1日等额收取,第一次收款时间为20×8年12月1日(第一次收款时间为全部纳税义务发生时间)。C产品的成本为5 000万元。产品已于同日发出,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该产品现销方式下的公允价格是5 509.5万元。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6%(假设实际利率也是6%)。A公司于20×8年确认营业收入 6 000万元,确认营业成本5 000万元。 (5)20×8年12月16日,A公司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给丁公司产品2件,单价为 2 574万元(含税价),单位销售成本为1 000万元;同时收回2件同类旧商品,每件回收价为1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实际收到银行存款4 948万元。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 如下: 借:银行存款 4 948 库存商品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48 借:主营业务成本 2 000 贷:库存商品 2 000

阅读理解与欣赏

地震学和蟾蜍谁最可靠

(刘念龙)

        ①5月12日,汶川,来自脚下的悸动震撼了人们心灵。悲痛中,我们不禁要想:如果能早一天知道多好!一张“蛤蟆过街”的图片引发了人们的争论——我们是否忽略了大自然的预告?

        ②但是,这真的是预告吗?

        ③生活中流传着一些得到广泛认同却并不一定站得住脚的理论,我们称之为“传统智慧”。例如,动物是地震前兆的使者,人们相信动物具有人类所不具备的超能力。蛇类的红外感应器、穴居动物对震动极其敏感、许多大型动物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独特能力……随着都市人日益疏离自然和生命,一种对自然力的崇拜开始回潮,甚至开始派生出神秘主义色彩。 

       ④正如提供了这种“超能力”证据一样,科学同时也为动物的预报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持。当地壳板块间积蓄的能量超出承受力时,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就会发生地震。由形变产生的电磁变化等现象是地震的微观前兆,而这些微观现象可能导致动物行为、地下水异常等宏观现象。

       ⑤研究者对地震前兆的兴趣具有鲜明的文化差异:有关地光、地下水及动物行为异常的研究,大多来自东方;而西方则更偏向于对微观前兆的数据分析。按照大英百科的说法,地震学家所知的动物行为异常多为轶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⑥宏观前兆之所以容易吸引大众眼球,部分归因于人们对确定性的渴求。当心理压力过大时,我们倾向于在事物间寻找关联,这让我们感到未来尚可操控。监听微观前兆需要特定设备,而描述宏观前兆只需一双眼睛和充分的想象力。

       ⑦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人们总结了震前的动物异常行为,其中却不见蟾蜍的身影,而唐山地震前骚动不安的鸡只老鼠,此次却毫无动静。当几十里外的绵竹蟾蜍分舵大举行动时,震中汶川的蛤蟆却按兵不动,反倒与千里之外的江苏遥相呼应。对此,不知“传统智慧”作何解释?难道蟾蜍都是“遥感主义者”,距离越远,反倒对地震愈发敏感? 

       ⑧从2005年至今,在重庆、成都、长春、唐山、江苏等地记录在案的“蟾蜍游街”事件多达十余起,除了让人感到新鲜或心里发毛外,并没有哪一次指向一场实质的大地震。倒是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给我们提示了另一种可能--除了山东、长春等北方城市发生于7月份之后,其他事件都集中在4、5月份,难道气候原因不应该优先考虑吗?毕竟大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就像我们绝不会把打喷嚏归因于双 * * 开出大奖。 

       ⑨你可以相信动物的灵感,做足震前准备;但也请相信,只有科学的决策、判断和手段,才能尽量减轻灾情,度过灾难。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预报成功的海城大地震,基于的是对前震的分析,而不是那些惊慌失措的动物。敬畏自然是必须的,但不应该以对科学的非理性排斥为代价——因为,正是科学告诉我们应该敬畏自然。

1.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对于地震前兆的研究,宏观前兆研究和微观前兆研究的不同点是什么?

                                                                                

3.第七段和第八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第四段中的划线词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