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淮公司为上市公司,有关股份支付资料如下。(1)2×11年12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南淮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其主要内容如下:公司向其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这些人员从2×12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服务期满时才能以每股3元购买10万股南淮公司股票。2×11年12月31日估计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18元。(2)截至2×12年12月31日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南淮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的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15%。2×12年12月31日估计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24元。(3)截至2×13年12月31日累计15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公司将管理人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8%。(4)截至2×14年12月31日累计21名管理人员离开。(5)2×15年12月31日,79名管理人员全部行权,南淮公司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要求:(1)计算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2)计算2×12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所得税率为25%)并给出相应的会计处理。(3)假定2×13年12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南淮公司修改股权激励计划,原2×11年12月31日估计该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18元调整为20元,同时原授予管理人员10万股修改为15万股。其他条件不变,计算2×13年12月31日、2×14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
参考答案:
(1)①2×11年12月31日授予日不作处理。2×12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100×(1-15%)×10×18×1/3=5100(万元)2×13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100×(1-18%)×10×18×2/3-5100]=4740(万元)2×14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100-21)×10×18×3/3]-(5100+4740)=4380(万元)(2)股票的公允价值=100×(1-15%)×10×24×1/3=6800(万元)股票期权行权价格=100×(1-15%)×10×3×1/3=850(万元)预计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6800-850=595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5950×25%=1487.5(万元)2×12年度,A公司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在当期确认的成本费用为5100万元,但预计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5950万元,超过了该公司当期确认的成本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的规定,超过部分的所得税影响应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具体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487.5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950-5100)×25%]212.5所得税费用(1487.5-212.5)1275(3)2×13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100×(1-18%)×15×20×2/3-5100=11300(万元)2×14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100-21)×15×20-5100-11300=7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