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微公益”的时代。微公益之“微”,一是指微博上发起的公益活动,二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作为爱心平台,微公益致力于将求助者、爱心网友、公益机构等资源进行整合。从认证用户发掘求助项目、“爱心团”甄别信息真伪,到公益机构介入实质救助、网友参与提升项目影响力,几乎所有的微博用户都有机会以个人身份,亲身参与到微公益项目中来,通过全民力量打造一条从项目发起、信息核实到实际救助的完整生态链,以高效、便捷、透明的运作机制,启动了一个“全民公益”时代。
对于微公益,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博友认为,微公益的最大魅力是自由,轻轻一点鼠标可以传播消息,也可以对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有的博友却认为微公益最大的漏洞也是自由,有人打着公益事业的旗号非法牟利中饱私囊。
专家指出,微公益目前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面临的瓶颈问题是:一些民间自发成立的微公益项目缺乏监管,容易迷失方向;微公益项目缺乏企业组织和社会机构参与运作,将难以持久。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微公益的运作流程。(6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微公益的最大魅力是自由,最大的漏洞也是自由。”(6分)
(3)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解决微公益发展瓶颈问题的建议。(6分)
(1)微公益的整个运作流程体现了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1分)作为爱心平台,微公益致力于将求助者、爱心网友、公益机构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链,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2分)从认证用户发掘求助项目、“爱心团”甄别信息真伪,到公益机构介入实质救助、网友参与提升项目影响力,体现了系统的有序性。(2分)微公益以高效、便捷、透明的运作机制,通过全新的运作流程启动了一个“全民公益”时代体现了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1分)
(2)公民具有言论自由,可以借助微公益平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微公益最大魅力。(2分)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2分)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只享受微公益平台提供的自由而忽视履行应尽义务,不能打着公益事业的旗号非法牟利、中饱私囊,自由将成为微公益的最大漏洞。(2分)。
(3)评分量表
等级水平 | 分值 | 等级描述 | 分数解释 |
水平4 | 6 | 建议包含“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微公益领域的法律法规;企业要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公益慈善业要建立行业规范;微公益活动的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行业道德,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之中的任意三个方面。 知识运用完整准确,阐述有一定深度,表述逻辑性强。 | 能正确地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提出可行性建议。 |
水平3 | 4~5 | 建议包含“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微公益领域的法律法规;企业要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公益慈善业要建立行业规范;微公益活动的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行业道德,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之中的任意两个方面。 不堆砌不相关知识,且比较准确完整地加以阐述,表述逻辑性较强。 | 能较准确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
水平2 | 2~3 | 建议包含“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微公益领域的法律法规;企业要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公益慈善业要建立行业规范;微公益活动的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行业道德,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之中的任意一个方面。 堆砌不相关知识,阐述不完整,逻辑性较差。 | 能简单地运用相关知识提出建议,但说明不准确,不完整。 |
水平1 | 0~1 | 未能提出可行性建议,或有建议但不准确,或堆砌不相关知识或使用知识错误。 | 不能正确运用相关知识提出建议。 |
题目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即系统优化的方法,题目类型体现类,问题指向微公益的运作流程。系统优化的基本理论包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有序性、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同时结合微公益的运作进行分析,即微公益的整个运作流程体现了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作为爱心平台,微公益致力于将求助者、爱心网友、公益机构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链,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从认证用户发掘求助项目、“爱心团”甄别信息真伪,到公益机构介入实质救助、网友参与提升项目影响力,体现了系统的有序性;微公益以高效、便捷、透明的运作机制,通过全新的运作流程启动了一个“全民公益”时代体现了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
(2)本题知识限定知识不明确,题目类型辨析类。解读设问,本题涉及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同时结合微公益组织语言,即公民具有言论自由,可以借助微公益平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是微公益最大魅力;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只享受微公益平台提供的自由而忽视履行应尽义务,不能打着公益事业的旗号非法牟利、中饱私囊,自由将成为微公益的最大漏洞。
(3)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题目类型措施,问题指向解决微公益发展瓶颈问题,由于本题没有限定行为主体,可以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微公益领域的法律法规;企业要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公益慈善业要建立行业规范;微公益活动的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行业道德,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