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2013年11月30日以来,我国中东部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的灰霾污染天气,城市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再次警醒人们不得不思考与自然的关系。专家认为: “现在世界上的环境问题大都与企业有关,企业既是污染物的主要生产者,又是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者,是资源破坏的主要来源。企业作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经济单位,除了应该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还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对生态环境的诉求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确保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维护公民对生态环境的合理诉求。另一方面要及时进行职能转变,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增强工作透明度。公民也应具有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素养和意识,通过恰当方式反映诉求,寻求政府帮助和解决,为政府决策提供真实情况和建议,从而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建立生态和谐的长效机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企业应如何承担对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14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政府与公民良性互动的原因及措施。(12分)
(1)①在生产实践中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企业发展方式。②改造、升级等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能源改造,发展循环经济。③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④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遵守国家环境法规,积极采取污染预防和补救措施,打造企业良好形象。⑤树立节约观念,履行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答出4点即得满分)
(2)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决定了政府必须体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在根本利益上,国家与公民具有一致性。(答出我国政府性质、工作宗旨,原则也可给分)(4分)
措施:①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切实维护人民利益。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审慎用权,科学决策。(4分)②公民要提高政治参与的素养和意识,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4分)
题目分析:(1)作答本题时注意设问的主体是企业,从企业角度分析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企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打造企业良好形象;树立节约观念,履行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等角度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2)作答本题时注意此题涉及到两个问,一是原因,二是措施,因此作答时要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回答原因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组织答案我国的国家性质,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政府性质、工作宗旨,原则等角度并集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措施时,可以从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行政,公民要提高政治参与的素养和意识进行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