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治水必躬亲》和《大禹治水》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大禹治水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榉。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1)亲劳胼胝 (     )

(2)泥于掌故 (     )

(3)有浅深 (     )

(4)地有高低(     )

2.用现代汉语写出“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的意思。

                                                                                                 

3.用原文回答大禹是怎样做到“相度”而“得其情”的? 

                                                                                                 

4.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大禹治水“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5.我国历史上治水的名人有许多,你能再列举几个吗? 

                                                                                                  

6.海瑞墓室后扩建了“扬廉轩”,亭柱上刻有海瑞的两副对联,其一是“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海瑞,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7.《治水必躬亲》中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8.《大禹治水》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大禹治水“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答案

1.(1)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2)古代典章制度(3)水停聚的地方(4)原来

2.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则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办不好。

3.观察估量。“左准绳,右规矩。”

4.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榉。

5.都江堰—李冰父子;宋代的范仲淹;唐代的白居易治理西湖

6.“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这是海瑞所写诗句,后来成为海瑞墓中的一幅对联。我认为这就是海瑞这一生追求的理想。他为了所谓的“冰霜操守”,非人刻薄地对待着自己和官场的同仁们。他所展现出的伟大情操,居然连进化了几百年的中国的现代官僚们难以企及项背,这是对“人性进化论”的无情嘲讽。

7.躬亲,清廉。(或“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填空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来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主权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二:英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19世纪中期,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美国: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众议员议员用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行 * * 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

德国: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四国以文献为标志在近代分别确立了什么政体?概要指出四国政治体制的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