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注。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注:边烽:指边境的烽火。唐代边烽有两种:一种是报边境有事的紧急烽火,一种是报平安的烽火。这里指前者,亦即战火。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
(1)诗的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是怎样描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以“寒水”起笔,以“烟火”收束,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描绘山区景物采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首联描绘了一幅远处山村寂静荒凉的图景。首句从听觉上写数里外就清晰地听到细微的水声,以动衬静;次句从视觉上直接写人烟稀少的静。这一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的相互衬托,生动地渲染出山村萧索而冷落的氛围。(意对即可)
(2)表现了作者从寒到暖,从恐惧到欣慰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作者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
(3)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景物不断变动,诗人的情绪也跟着波浪式起伏与开展。这样,诗的格局便显得有波澜,有开阖,寓变化多样于章法井然之中。(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