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材料一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 * * 党,创立毛 * * 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丰富和发展了毛 * * 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 文化交流逐步增进了国家间的合作。2013年6月,中国国家 * * 习 * * 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举行“庄园会晤”。两国元首就共同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国际社会对此充满期待。但也有一些西方人士担忧,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影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材料三 瓷器是代表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符号之一。享有“东方艺术”美誉的福建德化陶瓷在陶瓷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在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的背景下,德化陶瓷产业面临如何延续历史文脉、提升产品文化含量、加快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挑战。专家们指出,迎接这一新挑战尚需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8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10分)

(3)运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对材料二中一些西方人士的担忧进行评析。(12分)

(4)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从企业或政府任选一个角度,针对材料三中专家们指出的问题提出两条解决措施,并简要说明理论依据。(12分)

答案

(1)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坚持中 * * 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①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的正确总结。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化了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思想武器。

(3)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美文化差异可能会阻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但不同文化间的借鉴交流也可以促进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②国家间出现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虽然中美两国存在着价值观念等文化差异,但两国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4)企业: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创意产品。理由:战略定位准确才能加快发展。②依靠科技创新,继承和发扬传统陶瓷工艺,培养创新型人才。理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③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优势陶瓷企业的规模。理由:价值规律的作用。

政府:①发挥陶瓷文化优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理由: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②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理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③加强宏观调控,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理由: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题目分析:

(1)本题题型属于措施类,问题指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解答本题,在知识限定不明确的情况下,需对材料进行逐一解读,题中涉及马克思主义、中 * * 党、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然后组织措施类的语言,具体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中 * * 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本题知识限定明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题目类型属于体现类。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基本理论较为简单,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但同时要回扣设问,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是物质,对应理论组织语言,即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的正确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化了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思想武器。

(3)本题知识限定较为明确,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当代国际社会,但本题知识限定有一定难度,前者是文化生活,后者是政治生活,题目类型评析类。对于评析类题目,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解读设问和材料,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即文化差异,会对政治产生影响,即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结合中美关系辩证分析这种影响,即中美文化差异可能会阻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但不同文化间的借鉴交流也可以促进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解读设问,中美关系即国际关系,用到基本理论即国家间出现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然后结合中美之间的异同组织语言,即虽然中美两国存在着价值观念等文化差异,但两国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4)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行为主体企业或政府,题目类型措施类、原因类。此类题目要针对材料信息筛选所用知识点,针对题中问题如果从企业角度,就可以转化成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关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教材有相关理论,针对材料进行有针对性使用,即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生产适销对路的文化创意产品,理由:战略定位准确才能加快发展;依靠科技创新,继承和发扬传统陶瓷工艺,培养创新型人才,理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优势陶瓷企业的规模。理由:价值规律的作用。如果是政府角度,可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宏观调控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即发挥陶瓷文化优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理由: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理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强宏观调控,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理由: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