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平,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2011年上半年,我国共有18个地区(包括13个值、4个直辖市和1个特区)相继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此次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调整的幅度颇大,普遍超过了20%,这牵动了社会敏感的利益链条。有媒体称,“这是一个分水岭,涨薪潮注定要改变这个国家的经济”。面对“涨薪潮”,不同群体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有关网络调查显示:大部分员工认为,工资越高越好,薪水越涨越能提高生活水平;但是,一些经营者却担忧涨工资会加重企业负担,对企业的发展不利。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对材料中员工和经营者的不同态度分别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群体表现出的不同态度都包含着对“涨薪潮”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什么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员工的态度是片面的。一方面,涨薪能增加劳动者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增强劳动者的购买力,提高劳动者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而,工资越高,企业的负担会越重。如果企业没有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从长远看会影响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影响消费水平。②经营者的态度也是片面的。一方面,涨工资确实增加了企业成本,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从长远看,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解决社会公平的战略举措。涨工资造成的成本增加,会促使企业调整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竞争力。

(2)依据: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涨薪潮”为员工提高个人收入带来了希望,既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又能使员工获得自我满足。另一方面,“涨薪潮”会增加企业成本,短期内既不利于企业实现社会效益,也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特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性差异,会因人而异。需要不同、立场不同,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不同。员工从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出发,站在个人的立场上,价值判断有一定的合理性。经营者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出发,站在企业的立场上,价值判断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