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着1200多年的历史的Q市,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开放包容、多元共荣的文化特征,是联合国首批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文化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为Q市社会各界的共识。
主体 | 观点或行动 |
市委、市人大、 市政府 | 以建设文化强市为目标,以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
政协委员、 市民群众 | 坚持统筹协调、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彰显特色为基本原则,以文化发展带动经济、民生和城市创新发展。 |
专家学者、 企业界人士 | 挖掘文化的经济内涵,变文化优势为产业和经济优势。促进文化与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相结合。 |
甲观点: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把文化产业推向市场,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乙观点:文化体制改革就要大力发展公益文化,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材料三 中日韩同为东亚重要国家,一衣带水、文缘相通,三国的友好合作关系重要而复杂。5月,三国文化部长共同签署了旨在推动三国文化领域交流合作的行动计划。“三国虽然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但相信三国有勇气和魄力,面向未来,寻找共同点,这是最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的。”
(1)分析材料一,论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项制度为Q市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9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文化体制改革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谈谈你的看法。(12分)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说明推动东亚文化和谐相容、共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9分)
(4)有人认为:“中日韩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的利益纷争,三国在文化上很难实现和谐共生”。请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的观点,综合分析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对此观点作出评析。(12分)
(42分)(1)① * *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作用,为Q市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方向性保证。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了Q市文化建设符合人民利益。
③Q市政府履行职能、依法行政,能有效地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④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为Q市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每点3分,答出其中3点可得满分)
(2)①把文化产业推向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但不能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还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文化体制改革既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③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每点4分。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①有利于东亚各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②有利于东亚各国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有利于东亚各国文化相互交流和借鉴,推动亚洲以及世界文化的繁荣;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每点3分,答出其中3点可得满分)
(4)①国家间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冲突的根源。
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三国虽然由于利益纷争,暂时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冲突,但是,实现和谐共生符合各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在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国关系必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三国存在着文化差异和利益冲突,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会遇到各种阻碍,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多领域的共同利益,文化上的和谐共生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前途是光明的。(每点4分,共12分)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指向明确,即社会主义的各项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建立个各项制度来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结合材料,图表中涉及到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政府、公民的参与等方面。考生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广大公民的参与等方面回答。
(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回答就文化体制改革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题型,一般要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回答。把文化产业推向市场,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表现,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但是文化体制改革既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怎么办的角度,我们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推动东亚文化和谐相容、共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由于材料涉及到了东亚文化的发展,所以考生从文化的多样性方面入手回答。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推动东亚文化发展有利于东亚各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有利于东亚各国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东亚各国文化相互交流和借鉴,推动亚洲以及世界文化的繁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和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国家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但是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还要看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三国存在着文化差异和利益冲突,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会遇到各种阻碍,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多领域的共同利益,文化上的和谐共生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前途是光明的。本题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