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0分)将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作为燃料,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由“纤维素→葡萄糖→乙醇”中的由“纤维素→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 4.6g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液态水放出热量 136kJ ,请写出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液中含乙醇 0.1 %会使视觉敏感度降到 32 % ,因此交通法规定严禁酒后驾车。一种简便的检测方法是让驾车人呼出的气体接触含有经硫酸酸化处理的强氧化剂(CrO3)的硅胶,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乙醇蒸汽,乙醇会被氧化生成乙醛,同时 CrO3被还原为硫酸铬  [Cr2(SO4)3],请写出检测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乙醇的氧化反应,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两种装置:

①装置1是在容器内加入乙醇后稍加热,操作铜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发现铜丝由黑变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按照装置2所示进行操作,当给锥形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并没有闻到乙醛的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德意志人。他们博学多才,关心人民的疾苦,立志为新人类的幸福二奋斗终生。他们有共同的认识和理想。18444年以后,两人开始了终生的合作,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材料二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 * 党宣言》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 * * 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 党宣言》

(1)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指出了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指出了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材料中的“锁链”具体指什么?本段材料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什么基本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