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两个小题。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元和五年(810),柳宗元在零陵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爱其风景秀丽,便迁居此地,并改名为愚溪。这首诗就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②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③榜: 用棍子或竹板子打。
(1)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描述了怎样的场景?塑造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柳宗元的诗是“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二联描述了主人公与农田菜圃为邻,如同一个山林隐逸之士的闲适生活。第三联描述了主人公的归隐生活: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偶尔荡起小舟,纵情山水,直到天黑才归来。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故作旷达、强作闲适、独来独往的幽愤者形象。(意对即可)
(2)这首诗表面上看似只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 间隐含着孤独和忧愤。开头二句,耐人寻味。诗人以反意落笔,久为做官所“累”,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包含着辛酸的苦笑。“闲依”“偶似”两句,既强调了闲适,又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两句,看似自由自在,实则孤独寂寞,透露出了诗人的强作闲适。(能抓住每联中的两句进行分析,并且分析正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