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秋词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初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注:①嗾(sǒu):教唆人做坏事的人
1.古人诗文多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本诗也是如此吗?请就本诗的前两句作具体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诗的结尾引入“春色”,有何用意呢?请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是。本诗开头两句选取“山明水净”、树花“初浅黄”等景物进行描写,渲染出了一幅秋高气爽而又色彩绚丽、充满生机的秋天景象,诗人写“秋”一反悲凉寂寞之情,表现出了诗人昂扬乐观的态度和高雅闲淡的情韵。(意对即可)
2.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衬出诗歌的意旨(答“拟人”亦可),即秋天可以使人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