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生锈、石灰水变浑浊

B.车胎爆炸、油库爆炸

C.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

D.石灰石制.玻璃、石灰石用建筑材料

答案

A、铁生锈、石灰水变浑浊,都为化学变化,故A错误;

B、车胎爆炸、油库爆炸,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石灰石制玻璃、石灰石用建筑材料,都为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材料题

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涵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美国即联邦制……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材料四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珞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1人,其他代表2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联邦制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从“国外移来”政治制度的?分析该政治制度没能在中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民族区域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