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李白的《登太白峰》,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②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③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④去,何时复更还?
[注]①太白峰:在今陕西武功县南九十里,高矗入云,终年积雪。②太白:指太白星。③泠(líng)风:和风。④武功:指武功山。
(1)太白峰高峻,《蜀道难》写到:“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这首诗又是如何描绘的?请从表现手法上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对李白曾有这样的评价:“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请结合这首诗对李白的这种创作风格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主要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写。开头两句作者直到夕阳残照才登上峰顶,侧面写出太白峰之高;后又从太白星与作者悄语交谈、举手可接近月亮等侧面写出了太白峰之高。(意对即可)
(2)前入的评价是说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诗歌充分体现了李白的这种创作风格。全诗借助丰富的想象,忽而驰骋天际:太白星和他交谈,为他打开天门,诗人举起双手,向明月飞升;忽而回首人间:一旦别武功山而去,什么时候才能返回呢?结构大起大落,雄奇跌宕,生动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追求以及欲去还留、既出仕又入仕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状态。(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