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诗歌阅读。

水调歌头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能射

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1)“秋事促西风”中的“秋事”本意是秋收的事情,从全词看,实际上是指什么?“岁将晚”包含的两层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中“醉”字揭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边疆紧急的战事。时序的晚和作者年岁的大。

(2)对国土沦丧、山河破碎而朝廷昏庸无能的愤懑之情。(意对即可)

问答题

位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某中外合资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营乳制品生产,为经国务院批准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该企业1997年初成立,注册资本4500万美元,经营期15年,1998年起被评为先进技术企业。2001年追加投资1540万美元,2002年追加投资360万美元,2003年追加投资378万美元,均按同等金额增加注册资本,追加投资均直接用于为乳制品生产服务的研究开发项目,与原有的生产经营项目已分开核算。原项目(表一)和追加投资项目(表二)盈亏情况如下:
表一单位:万元

年度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盈亏-5040100-80220400360-120200
表二 单位:万元
年度20012002200320042005
盈亏-708085-4020

2007年初,该企业自行申报2006年度追加资本部分尚未弥补亏损前的应纳税所得额为70万元,经注册税务师审核,准确无误。
原项目2006年经营情况如下:2006年度销售乳制品11000箱,每箱不含税售价0.65万元(每箱成本0.32万元),应扣除的其他成本、费用及税金共计2366万元,营业外支出 364万元,全年实现会计利润900万元,已按规定税率缴纳了企业所得税共计90万元,免征地方所得税。经注册税务师审核,发现以下问题:
(1)用自产乳制品120箱发放职工福利,将成本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账户,企业未做税务处理;
(2)销售乳制品150箱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97.5万元,取得与销售产品有关的运输收入23.4万元,均未进行账务处理及税务处理;
(3)2006年12月份接受某单位捐赠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40万元,增值税6.8万元,企业计入“资本公积”;
(4)经批准以一台设备对外投资,设备原账面价值21万元,已提折旧7万元,双方确认的投资价值18万元,企业未做税务处理;
(5)2006年购入的原价500万元的生产用机器设备2006年4月交付使用,未提折旧费 (税法规定的机器折旧年限15年,残值率为10%);
(6)发生意外事故,损失外购的不含增值税的原材料金额44.65万元(其中含运费金额 4.65万元),取得保险公司给予的赔偿金额18万元,企业将全部44.65万元计入营业外支出,赔偿金额18万元计入了资本公积科目中;查补2005年度的应交未交所得税3.50万元,并被税务机关罚款5万元,均计入了营业外支出(原材料适用增值税税率17%);
(7)12月购买国产设备价税合计40万元;
(不考虑地方所得税)
要求:按下列顺序回答问题,每问均为共计金额:
(1)计算该企业1997~2005年合计应纳所得税额;
(2)计算该企业原投资项目应补缴的流转税合计;
(3)计算该企业业务(1)和业务(2)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4)计算该企业业务(3)和业务(4)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5)计算该企业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折旧;
(6)计算该企业业务(6)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7)计算该企业原投资项目2006年应纳税所得额;
(8)计算该企业2006年合计应纳所得税额。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1995年,某大学教授G从国内公开出版的一些报刊中剪贴收集了几十个案例分析,一一标上原文标题、原作者姓名以及报刊名称和期号,按主题整理成讲义《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复印后分发给包括H在内的数名研究生作为参考资料。H毕业后到某学院任教,在教学中,他多次引用该讲义的材料作案例评析,颇受学生欢迎。2001年,H辞职后创办了一家兼营书刊零售业务的文化公司。他把原来格式五花八门的《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输入计算机,整理成格式整齐划一、署名“G、H合编”的书稿,并于2002年1月到K出版社联系出版。G对此并不知晓。K出版社一名编辑审读书稿后,建议接受出版。社长即批准将该选题补充列入当年出版计划。签订出版合同时,H提议:在出版合同签订之日起的3个月内,K出版社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发稿审核、校样处理等所有工作后,把符合出版要求的计算机排版文件和委托印刷图书所需的证明文件交给H;印刷装订事宜由H负责具体安排并承担相应费用;成品图书也由H到印刷厂提货,除交给K出版社50册样书外,其余均由H所办文化公司包销;K出版社不必支付稿酬,并且该书的编录费用、管理费等共10万元由H分两次支付给K出版社。K出版社同意H的提议,签订了出版合同。此后,双方均按约定履行了合同。2004年6月,K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企业成功管理三十例》在H所办文化公司开始批发、零售。但是,该书在市场上销售尚不到半年,K出版社、H和G以及该书所收案例的原作者们(下简称“原作者”)却都成了一件著作权诉讼案的当事人而对簿公堂。

从出版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K出版社在本案中的违规行为有()。

A.编辑审读书稿后建议接受出版,社长就批准

B.让H负责安排图书的印订

C.向H收取编录费用、管理费等出版费用

D.同意由H到印刷厂提取全部成品图书并由其所办文化公司包销

E.按H提议给编校工作事先规定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