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地震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认识地震,预测地震,可以防灾减灾。读以下相关材料,完成问题。(16分)

材料二: 新西兰两次地震对比表

小题1:写出下列板块名称: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小题2: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其多地震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图中①②③三个地区中位于同一地震带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该地震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乙两处的板块边界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处海底岩石的年龄相比,较老的是______。

小题5:震级升高一级,能量增加约______倍。一次地震中,震中区………………(     )

①纵波先到达地表  ②横波先到达地表   ③先前后左右摇摆  ④先上下颠簸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小题6:对比表中(材料二)新西兰两次地震,判断地震烈度较大的是震级为________级的地震,分析其造成烈度大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小题2: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接处(1分),地壳不稳定多地震(1分)

小题3:①②(2分) 环太平洋地震带

小题4:甲为生长(张裂)边界,乙为消亡(碰撞)边界(2分)  乙

小题5:30  D (2分)

小题6:6.3级 震源深度较浅(1分),第二大城市据震中区较近,因而烈度大(1分)。

小题1: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图中C为非洲板块,D为美洲板块。

小题2: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接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

小题3:图中①和②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③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小题4:根据图示:甲为生长边界,乙为消亡边界,板块生长边界处出现裂谷、海岭,板块消亡边界出现高山、海沟。海沟处乙年龄较老。

小题5:震级升高一级,能量增加约30倍。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震中区纵波先到达地表,先上下颠簸。

小题6:对比表中(材料二)新西兰两次地震,判断地震烈度较大的是震级为6.3级的地震,造成烈度大的原因是震源深度较浅,第二大城市据震中区较近,因而烈度大。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