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过防”条载:“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绵亘万里,分地守御。” —— 《明史·兵志(三)》
材料二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饮马长城窟行》
材料三 长城沿线“六十年来,塞上物阜(丰富)民安,商贾辐辏(支集),无异于中原”。 ——明万历《宣府镇志》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秦、明两朝为什么修筑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怎么理解材料二中反映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材料三所描写的与长城有关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明两朝修筑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秦是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明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
(2)材料二反映的是秦始皇残酷役使人民修筑长城体现了秦的暴政。
(3)有关系。因为长城的修筑巩固了北部边疆,使长城沿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4)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