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时间2006年11月15日6点15分日本千岛群岛附近(如图1)发生里氏8.1级强烈地震,并发布海啸警报。日本气象厅同时表示,地震引发的海啸将高达2米,呼吁当地沿岸居民迅速撤离。

材料二 据日本气象厅报告,千岛群岛东部东京时间2007年1月13日13时24分发生里氏8.3级地震(如图2)。震源位于海床下30公里。

小题1:千岛群岛附近短期内连续发生大震的原因是

A.处在海洋上,地壳太薄

B.在亚欧板块、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处在大洋中板块张裂边界小题2:这两次地震对日本并未造成多大的危害,主要原因是

A.震级小

B.日本建筑物抗震系数大

C.震中位于海洋上

D.日本多震,防震意识强小题3: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

④地面越平坦破坏越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小题4:千岛群岛东部1月13日地震属于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都不是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A

本题考查日本地震。

小题1:,千岛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小题2:结合图示,由于此次地震发生在距离日本较远的海洋上,故对日本的影响小。

小题3:②震源越浅,破坏越大;错误;④山区,地势起伏大,则地震破坏越大;错误。故选A项。

小题4:震源位于海床下30公里,属于浅源地震。

解答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村水塘上游有一家集体造纸厂。该厂已经营近10年,污水一直排入水塘上游的河流。赵立国与余庆华合伙承包村里的水塘养虾。2009年5月,赵立国、余庆华二人向水塘投放虾苗2万尾。投放后赵、余二人精心管理,日夜看护。10天后,二人发现塘内有少量的死虾出现,当即捞起部分死虾送造纸厂与其交涉。造纸厂派人到现场了解情况。经双方估算,塘内漂浮和打捞上岸的死虾约5000尾。厂方把死虾送市商品检验处化验,化验结论是虾苗死亡可能是被排出的废水毒死,但不能肯定。市环保部门对造纸厂排出废水的检验结果是该厂排出的废水量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污标准。由于赵、余二人与造纸厂之间关于赔偿问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二人遂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在举证期间内,原告赵立国、余庆华二人提供的证据材料有:(1)2009年5月10日购买2万尾虾的发票,发票载明了单价及总金额;(2)原告与村里签订的承包合同;(3)估算死虾5000尾的书面材料,原告及被告派到现场查看人员都在上面有签名;(4)赔偿费用一览表及计算方法;(5)李某的证言,证明在送检过程中商品检验处的检验员蔡某与厂方有过两次私下的接触。李某到庭作证后,被告造纸厂不同意赔偿,提出了以下证据材料:(1)市商品检验处的化验报告;(2)市环保部门的检验报告。在诉讼过程中,原告提出申请重新鉴定虾的死亡原因,法院指定由省级有关部门作出了新的鉴定意见。

如果被告对该省级部门作出的鉴定意见持有异议,则应当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