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寒食夜
韩 偓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1.施补华《岘傭说诗》说:“七绝用意,宜在第三句。”这首诗第三句见景思人、托物记事,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人在轻寒尖风,春意正浓的寒食之夜,看到无人嬉戏的秋千斜搭绳索,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思念日间在良辰美景之中手握纤手,共荡秋千的意中人。留连怅惘、温馨缠绵,不禁抬头瞻顾细雨朦胧中的远方楼阁。(意思一致即可)
2.诗的前两句采用了烘托的手法,是为第三句布景设色的。第一句先为全诗笼罩一层凄迷的气氛,第二句又涂抹上一层浓艳的色彩,形象的烘托出了诗人既留连怅惘、又温馨缠绵的复杂情感。(意思一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