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丹丹同学需配制100g11%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托盘上垫上纸片称量11gNaOH固体

B.称量11gNaOH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C.用100ml量筒量取89ml水

D.用药匙搅拌,加速NaOH溶解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A 称量NaOH固体时应将其放在加盖的小烧杯中,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B称量11gNaOH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应先加砝码,再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C 89ml水就是89g水,应量取89g水;D 应使用玻璃棒搅拌。

点评:关于溶液的配制的题目属于中考的必考题型,但是可以考的操作比较有限,应注意总结。

综合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联盟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实际上已名存实亡。经过磋商,中、苏、美、英于1944年在美国华盛顿郊区敦巴顿橡树园大厦举行了会议。第一阶段苏联方面主张,“世界警察”应该由美、苏、英三国组成,中国无权列入,理由是中国没有参加会议。美国方面表示 “中国作为世界组织的最高理事会的一个成员,就会使这个组织具有世界性,这就有利于把亚洲号召起来,使其效忠于这个组织”。 由于美国政府的一再坚持,中国进入了“世界警察”集团。会议建议将这个组织定名为“联合国”。议案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等主要机构的组织和职权,以及关于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和关于国际经济与社会合作的各种安排。

中国在第二阶段会议上除同意前一阶段的议案外,补充3点重要建议:1、在和平解决争端上,国际组织应适当考虑正义和国际法原则;2、大会应承担国际法的编纂和发展的任务;3、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应扩大到教育和其他文化合作。中国的建议先后取得美英苏赞同。会议虽然在常任理事国、安理会的否决权、创始会员国的资格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它通过的议案成为1945年旧金山会议拟订《联合国 * * 的基础。

——摘编自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开幕报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建立背景,指出美苏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态度及其目的。(8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补充建议被接受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7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