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填序号)。

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试管

(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3)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              等仪器。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                 

                  等措施。

(4)如果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请写出造成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                  

                                          (写一条)。

(5)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

           (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答案

(1)A(2)D(3)蒸发皿;来回移动酒精灯或间歇加热(4)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5)ABD。

题目分析:(1)大颗粒粗盐通过研钵的研磨可以变成较细的粗盐;(2)D中滤纸会漏液,造成过滤失败;(3)操作⑤为蒸发结晶,除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蒸发皿,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来回移动酒精灯或间歇加热等措施;(4)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容易造成过滤失败;(5)ABD项均使食盐有损失,造成制得率较低,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会造成值得率偏高。

点评:这类题目在中考中常作为选择题的一个选项出现,直接来源于课本,较为简单,注意审题,看清题意。

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即每小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

材料一:从2007年11月9日到15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上公布,引起强烈反响。据初步统计,大约155万网民参加了此项调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网上开展民意调查的同时,也印发给中央和国家机关、各地党委和政府、军队系统、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等征求意见。在此次调查期间,部分群众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书面等形式提出了意见。此前,为研究和改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一年多来组织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多次座谈会,不断听取和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较为广泛地进行了民意调查。
材料二: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同步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全面落实职工休假权利提供法律保障。

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的意义是( )。

A.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B.保障了宪法赋予的公民休息权的实现

C.实现了拉动旅游经济的根本目的

D.体现了对民族习惯的尊重和对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