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15分)分析下面两个基础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上图所示标号①仪器名称是                   

溶解粗盐过程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如果过滤后的滤液仍较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填标号)。

A. 过滤器内滤纸的高度低于漏斗边缘

B. 倾倒液体时,液面超过滤纸的高度

C. 实验中滤纸被划破

(4)在蒸发操作中,待蒸发皿中出现           (填“较多”或“较少”)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实验二】配制5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1)计算:氯化钠质量和水的体积。(水的密度:1.0 g/mL)

(2)称量:如图所示(右盘无砝码)称得的氯化钠质量为        g 。    

量取:选择量程为     (填“10 ”、“50 ”或“100 ”)mL的量筒准确量取      mL水。

                        

(3)溶解:把氯化钠和水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至氯化钠全部溶解,配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装瓶、贴标签:请填写图12所示标签。

[反思]

(5)上述实验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若按图方式进行读数,将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6)若将上述50 g氯化钠溶液稀释为2%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标号)。           

A.量筒  B.漏斗  C.玻璃棒  D.托盘天平

答案

【实验一】(1)①蒸发皿    (1分)     (2)加速氯化钠溶解(1分)

(3)引流 (合理即可)(1分) BC (2分) (4)较多 (1分)

【实验二】(2) 4.0    50   46.0   (各1分) (3)8%  (2分)

(4)                            

5)偏小 (1分) (6) BD(2分)

题目分析:【实验一】玻璃棒在溶解过程中搅拌是为了加速溶解,在过滤过程中是为了引流。如果过滤后的滤液仍较浑浊,可能的原因有: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烧杯本身不干净。故选BC。在蒸发操作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量筒应选择接近待测液体体积的容量的量筒,故选50ml的量筒。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4g/50g=8%。标签上应注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名称。量筒读数时视线必须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会使读数偏低,实际量的的液体体积偏大,故使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增加溶剂水可以使原溶液变稀,所需仪器为量筒和玻璃棒。故不用的仪器为BD。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