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郑观应认为,君民共主之国“育才于书院,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杆格,难臻富强”。陈炽指出,君民共主之国“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所以强兵富国、纵横四海之根源也”。主张君民共主的思想家们都将设议院作为基本条件,尽管如何“仿效外洋”设议院有不同方案,但多强调在君主之下设立。议员由选举产生,主要职能是议事和“通上下之情,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君民共主”主张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君民共主”思潮。(6分)
答案
参考答案:
要点:
(1)批判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设立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议院为君主服务。(6分)
(2)认识到西方富强的政治因素;看到洋务运动的不足;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有局限性。(6分)